作为粤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县,连南的长板很长:既有原始纯净的自然风光手机配资,又有民俗风情浓郁的人文胜迹,森林覆盖率达83.8%,居全省第二,“生态家底”殷实。
连南的短板也很短:山多地少,土地碎片化,经济发展犹如“螺蛳壳里做道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相对滞后。
如何锻长板补短板,成为摆在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重要课题。今年来,连南抢抓我省实施“百千万工程”机遇,聚焦“生态、经济、生活”三个关键,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城乡功能品质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充分发挥绿水青山和民族特色优势,赋能县镇村高质量发展,为再造一个新广东作出新贡献。
坚守一条生态底线
美风景与绿经济比翼齐飞
走进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群山苍翠欲滴,清新空气扑面而来。蜿蜒的游步道把科普宣教中心、千亩银杏、蚕桑文化体验园区等周边自然和人文景观串成一条生态长廊。
很难想象,20年前,这里还是荒山秃岭,漫山石头裸露,世居于此的瑶族群众只能苦苦地在“石头缝里讨生活”,出现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情况。
转机出现在1999年。根据广东省林业局生态补偿政策,连南将石漠化区域划为生态公益林,采取“封、管、造”三项举措全力推进石漠化治理。经过20多年的接力修复,荒地逐渐披上绿衣,3000多亩石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连南瑶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林说,连南大力推进绿美广东示范项目,投资2.8亿元建成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一期15平方公里,是清远唯一纳入全省示范性自然保护地的公园,先后获得了全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如今的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已经成为集岩溶生态保护保育、生态旅游观光、森林康养休闲、自然科普教育、体育运动参与、地方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以旅游带动区域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消费项目,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连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着力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精心打造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金坑森林康养研学基地等一批“森林+”项目,着力建设民族特色的全域旅游示范区;扎实推进碳普惠项目,完成10.47吨林业碳汇测算;实施国储林、水利融资等绿色金融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今年8月,连南获评广东省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连南瑶山特农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土县对此感触颇深,“我们卖茶叶,卖的就是文化和生态。以前制成的茶叶只能拿到镇圩上卖个十几二十块钱一斤,现在可以销售到全国各地,百元以上甚至几百元一斤不等。说明我们的产品含金量更高了。”
随着村落变景区、民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为瑶山群众带来金山银山。
培育一批富民产业
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
“山上种茶、山下养稻、稻间养鱼”是连南的传统种养模式,也是当地的一道独特风景。
“今年国庆前后很多游客来我们这里体验抓鱼、烧烤。”连南大坪鱼乡稻田生态养鱼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房金阳介绍,合作社种植基地面积800亩,仅靠卖稻田鱼每亩能增收千余元。
作为连南稻鱼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近年来大坪鱼乡稻田生态养鱼专业合作社的种植规模持续扩张,水稻还获得了有机认证,不仅价格高而且不愁销路,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生活更甜了。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连南充分发挥“山上种茶、山下养稻、稻间养鱼”的特色优势,打造了稻鱼茶、茶药菌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聚力推进大叶茶、香菇等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建设大湾区优质生态产品输出地。目前,两个园区联农带农2万户、户均增收2.1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中,连南不仅顺势而为推动几种主导产业融合,更主动谋划、创新探索,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例如,在推行稻田养鱼特色生态农业的同时,将瑶族文化、农旅文化、餐饮康养等第三产业有机融合其中,举办“稻田鱼文化节”,每年吸引全省数万游客参与,让一条条稻田鱼变成名副其实的“致富鱼”。
乡村振兴面上开花,点上出彩。连南各村纷纷因地制宜培植特色产业,今年夏天,香坪镇七星村的西瓜就火出了圈。
七星村群山环抱、昼夜温差较大,得天独厚的条件让这里产出的西瓜脆、沙、甜。但过去本地村民由于落后的观念和技术,仅按传统方式种植20—30斤的大瓜,种植品种单一、品质不稳定。经过充分产业调研,2022年,七星村成立以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为独立法人的连南县瑶星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村集体主导下的土地流转经营模式,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得益于西瓜产业创收,2022年七星村集体经济收入19.5万元,较2021年的5.4万元增长了12.1万元,翻了近两番,有效激活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以前村里的西瓜都是散户种植,现在不仅扩大了西瓜种植规模、增强了市场适应性,还让村民们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决心。”七星村村干部邓文毅说。
建设一座幸福之城
县城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
早晨八时许,福瑶农贸市场里人头攒动,新鲜果蔬、肉类琳琅满目,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处处洋溢着烟火气。这座农贸市场由“退休”的连南粤运汽车站改造而成,近期正式营业后,不仅加快了农产品流通,方便了周边居民的生活,也为全县商贸经济注入新活力。诸如此类促进地方发展、惠及民生的项目,今年以来在连南陆续落地。
县城是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这个载体,既是基础设施载体,也是产业发展载体,还是环境改善载体,归根到底是群众生产、生活的载体。连南以县城新型城镇化为重点,聚焦强功能、提品质、惠民生,加速补齐县城建设短板,推进县域扩容提质,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让县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在建县70周年之际,连南40个项目集中竣工,传递出该县在建强县城载体上的新动向。连南瑶族自治县经济发展促进局局长罗会战介绍,这批竣工项目总投资超19亿元,涉及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有效提升城乡功能、改善城乡面貌、推动乡村振兴、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翻看竣工项目清单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标志性引领性项目,为高质量发展“强筋健骨”。如连南国家县域商业建设行动项目,其下包含“福瑶农贸市场项目”“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项目”等6个子项目。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城乡商业格局,完善县域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增强农产品上行动能,赋能“三农”发展。
供水管网老化、喝不上自来水、水压水量不足……这些问题曾经时常困扰着连南一方群众。随着连南板洞食用水工程双主管及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完工,总长度约73公里的供水管道织起牢靠供水“生命线”,近10万瑶汉人民群众的用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与此同时,在教育、医疗、出行、住房等领域,一批项目也落地生根,推动县域公共服务提标扩面,为城乡居民能够公平可及地享受公共服务夯实基础,让群众幸福底色更足。
如今的连南,城市品质大幅提升,民族风情更加浓郁,呈现出一派城市宜居、乡村美丽的亮丽图景。
撰文:苏晨黄津房水石手机配资